摘自宝石小百科
當人們得知《泰坦尼克號》中影星溫斯萊特所佩戴的「海洋之星」就是坦桑藍之後,全世界的女人都為之瘋狂了,但是事實上人家送的是藍鑽那可甩坦桑幾個銀河系哈哈!賣坦桑的別罵我。其實這樣說會造成誤會,歷史上並沒有所謂的「海洋之星」,《泰坦尼克號》的「海洋之星」是虛構的,使用的是坦桑石,它的設計靈感來源於一顆著名的藍鑽,「希望鑽石」(Hope Diamond),以其傳奇色彩和「詛咒」聞名。
坦桑石是1967年才在非洲的坦尚尼亞發現的。它出產於坦北部城市阿魯沙附近、世界著名旅遊點乞力馬扎羅山腳下。這是世界上唯一的產地。據說,閃電點燃了一場草原大火,火後這種原本與其他石頭混雜在一起的、呈現土黃色的礦石變成了藍色。放牛經過此地的馬賽遊牧者便把這可愛的藍色晶體收藏起來。消息傳出後,四處尋找新品種的珠寶商便來打探。
1969年,紐約的Tiffany公司就以出產國的名字來命名這種寶石--Tanzanite,並把它迅速推向國際珠寶市場。隨後桑坦石便在國際市場上一舉成名,寶石專家們興奮地稱其為20 世紀的「世紀寶石」。
上世紀中國聽說過坦桑的人寥寥無幾,一般人最多只知道鑽石和紅藍寶石。至今最大的市場仍在北美,每年生產的坦桑藍80%是銷往美國。
這種稀有的寶石呈湛藍色,有的略偏紫,有的從不同角度看去或藍或紫或金黃。坦桑藍看起來清澈溫馨,有人把淺色的坦桑藍比喻成著名影星泰勒的眼睛。由於這種寶石的硬度不如紅藍寶石,有人認為它只是半寶石。但正因如此,它價格也低些,並且容易加工。它可以切割成各種形狀,而且體積較大,因此製成的首飾格外引人注目,深得美歐女士喜愛。
儘管名貴的藍寶石早已成為全世界最受推崇的珍貴寶石之一,但仍不能阻止各種藍色的寶石仍在不斷地被開採,成為世人追逐的對象,彷彿自然界中每一種帶有藍色的物質都會身價倍增。到目前為止,已經被發掘的藍色寶石成千上萬種,但最為美艷昂貴的又是哪幾種呢。
藍寶石有個很好聽的英文名字-sapphire,源自希伯來文的“sappir”,意為「臻於完美之物」之意。傳說中,藍寶石深邃悠遠的獨特藍色來自神的恩寵,讓所有看到它、觸摸到它的人都感受到不可思議的強烈吸引力,就像被引入充滿夢幻的無限夜空,體會從未有過的寧靜、智慧與平安。波斯人認為大地由一個巨大的藍寶石支撐,藍寶石的反射將天空映成藍色。
藍寶石的出現至今都是個不解之謎,但根據斯里蘭卡的史料記載,該國開採的歷史至少有2500年;而在同樣盛產紅寶石的緬甸,早在公元前585年修造的「瑞光大金塔」上就鑲嵌有上千顆的藍寶石。
藍寶石以其晶瑩剔透的美麗顏色,被古代人們蒙上神秘的超自然的色彩,被視為吉祥之物。據說藍寶石能保護國土和君王免受傷害,有「帝王石」之稱。它是最適用 於教士環冠的寶石,傳統的做法把基督教的十誡刻在藍寶石上。
藍寶石曾與鑽石、珍珠一起成為英帝國國王、俄國沙皇皇冠上和禮服上不可缺少的飾物。從彼得大帝開始俄國君王就充滿了對藍寶石的瘋狂熱愛,著名的「俄羅斯鑽石寶庫」即使在75%的寶石被盜流入民間的情況下,庫存中還依然擁有總重1700克拉大顆粒藍寶石和總重2600克拉小粒藍寶石。
著名的路易十四藍寶石則是一枚135.80克拉澄清明湛、完美無瑕的寶石,德國公主獲得它之前,路易十四將它買下作為「法國之耀」,並裝飾於帽子或領巾上。這顆似有神佑的寶石,在之後1792年法國皇冠珠寶遭竊時,只有它好好地躺在密封盒子裡倖免於難,目前陳列於巴黎自然歷史博物館。
當年溫莎公爵就選擇了藍寶石作為愛的信物,那枚曠世聞名的「獵豹」胸針上就鑲嵌著一顆稀有的152.35克拉的喀什米爾磨圓切割藍寶石。這枚由鑽石和藍寶石守護的愛的禮物最後在1987年那場著名的蘇富比拍賣會上以154萬瑞士法郎被卡地亞購回。藍寶石的存在,為世界帶來了更多美好和愛的希望。
數百年前,羅馬尼亞費迪南德國王送給瑪利亞王后作禮物的一顆異常珍貴的重達478克拉的藍寶石。在經歷了一系列起伏的物是人非之後,被收藏家哈里・溫斯頓於2003年在日內瓦以149萬美元的價格售出,藍寶石就這樣繼續上演著新的命運之旅。
緬甸也是藍寶石的重要來源,當中所出產的藍寶石於早年便廣受追捧。與喀什米爾或錫蘭藍寶石的分別,在於緬甸藍寶石的色澤較鮮活,並呈現輕微偏紫的藍。由於皇室家族將其視為極致典雅的代表,故這種色彩一般被稱作「皇室藍」(RoyalBlue)。上圖這枚130.50克拉鑲嵌於古老切割鑽石框架,並設有金色底座的緬甸藍寶石胸針,在2011年日內瓦拍賣會上隆重登場。這顆寶石擁有一流的純淨度,在同類級別藍寶石中極其珍稀罕見,勢必吸引一眾收藏家和愛好者的熱切 追捧,其估價為瑞郎80萬至120萬。
無圖
這條罕見的克什米爾藍寶石和鑽石項鍊sapphire是蒂芬妮Tiffany的傑作。超過20克拉的克什米爾藍寶石非常罕見。蒂芬妮用1097顆璀璨圓鑽串成項鍊,襯託一顆28.01克拉的全天然名貴克什米爾藍寶石,華麗奪目,舉世無雙。
印度克什米爾藍寶石,即大名鼎鼎的矢車菊藍寶石,它以其令人夢寐以求的矢車菊藍而出名,也就是微帶紫的靛藍色,使寶石呈現豐富,高貴,天鵝絨般柔軟光滑的外觀。自19世紀後期發現以來,一直被譽為藍寶石中的極品。克什米爾藍寶石也因標誌的星光效應而聞名,產生的原因是藍寶石中含有金紅石絹絲狀包體。
關於這種顏色感覺產生的原因一直沒有定論,有可能是金紅石等細小顆粒渲染所致,也可能是一些極細小的裂隙及相伴的出溶物對光的散射引起的,顏色不均勻,常形成界線分明的藍色及近無色的色帶。
矢車菊藍寶石唯一的出產地位於喜馬拉雅山脈的西北端,海拔5000多米,終年被霧籠罩,近年來已經絕產,因此早已升至天價,且一石難求。
海之靈魂:海藍寶石 勇者的護身符
據東海聖時水晶博物館專家介紹:由於海藍寶石與Water的密切接洽,因此長期以來它都被當做護身符,尤其是那些常年在海上生存的人們,更因此為海藍寶石可以捕獲海洋的魂魄。幾個世紀以來,漂泊在波濤之上的Water手們習慣用它禱告海神保佑帆海的安全,以是稱其為「福神石」。在電影《加勒比海盜》中,如果你細緻觀觀察,就會發現佩帶著很多花哨玩意兒的Water手們,脖子上大多戴著一塊藍色的寶石,固然了,不同級別的Water手佩帶的寶石檔次也不同。
海藍寶石的英文名稱為Aquamarinl,源自拉丁文Sea Water「海水」。傳說,這種美麗的寶石產於海底,是海水之精華,所以航海家用它祈禱海神保佑航海安全,稱其為「福神石」。我國寶石界稱海藍寶石為「藍晶」。海藍寶的顏色為天藍色至海藍色或帶綠的藍色的綠柱石。
海藍寶石長期以來被人們奉為「勇敢者之石」,並被看成幸福和永保青春的標誌。世界上許多國家把海藍寶石定為「三月誕生石」,象徵沉著、勇敢和聰明。美美的海藍寶礦石,充滿浪漫的海洋風味!也讓人聯想到藍天,透明至半透明的藍色寶石,讓人看了覺得心情很好。
大部分的海藍寶石呈淺藍微帶綠色調,顏色如度假聖地的淺海,清新可人。含有鐵元素是它形成此顏色的原因。海藍寶石和祖母綠同屬於綠柱石,都擁有良好的硬度和璀璨的光澤,祖母綠因含有鉻或釩元素呈濃豔的翠綠色,而鐵元素則造就了海藍寶石的清雅色彩。雖同屬一個家族,但祖母綠的價格高於海藍寶石。不過上天是公平的,海藍寶石的淨度普遍較好,產量亦比祖母綠大,且常有大顆粒高品位的寶石出產。所以即使是普通人,也有能力擁有一顆上等品味的海藍寶石。
據報道,1912年曾在巴西發現長19英寸,寬16英寸,重243磅的海藍寶石晶體,內綠外藍,非常透明。到目前為止應該是世界上最大的海藍寶石。
這枚蒂芙尼是讓・史隆伯傑(Jean Schlumberger)墊形胸針(左)約設計於1964年。這顆寧靜的「海藍色」祖母綠切割總重4.16克拉的海藍寶石悄悄躺在中央,週邊圍滿了野生花園裡鉑金和18K黃金鋪鑲鑽石的花朵和葉子。
托帕石的英文名稱為Topaz,名稱來源有兩種說法:一種說法是由希臘文“Topazios”演變而來的,原指紅海中一個稱“托帕茲”的小島上盛產黃色的橄欖石,當地人誤稱其為黃寶石。另一種說法認為是焚文「Topas」衍生而來,意即「火」。 1737年一個名叫亨克爾的人用Topaz一名描述德國盛產的黃寶石而得名。
托帕石被譽為「友誼之石」,是友情、友誼和友愛的象徵,同時又意味著美貌和聰穎,象徵富態、有生氣;其次,因為托帕石色澤鮮豔明快,具有誘人的魅力,常被製作成戒面、耳環、手鍊、項鍊等飾品,價格並不昂貴,卻擁有非常好的裝飾效果;在西方人看來,托帕石可以作為護身符佩戴,能辟邪驅魔,使人消除悲哀,增強信心。
托帕石以其獨特的色澤、淨度和硬度受到王室貴族的萬般寵愛。在古埃及和羅馬文獻中都曾有托帕石的記載,但托帕石的名聲一直不太大,只是偶為王室或教會所用。到了18世紀,在法國和西班牙,托帕石和鑽石一起被鑲嵌在許多瑰麗的首飾上,托帕石聲名鵲起。 19世紀初,法國和英國流行托帕石和紫晶製成的項鍊、耳環等首飾。
維多利亞時代,托帕石仍是最受歡迎的寶石之一。兩次世界大戰期間的那些著名的珠寶商們,也都非常重視托帕石。托帕石一直被當作最好的黃色寶石,並一直深受人們的喜愛。
托帕石的光澤極佳,切割好的無色托帕石,像鑽石一樣光芒四射。在17世紀,葡萄牙王室為炫耀本國富甲天下的雄厚財力在王冠上鑲嵌了當時最大、重達1680克拉的寶石,這顆寶石璀璨的光輝令人著迷,幾個世紀以來,一直被認為是鑽石,並以王室姓氏命名,稱為「布拉幹薩鑽石」——Braganza。
後來,經科學家鑑定後,發現這其實是一顆無色、無雜質的托帕石。這粒長期背負鑽石身分的寶石,終於找回了自己的血統。顆粒如此大,品質如此好的托帕石,也確實罕見,值得王室珍藏。價值最高的托帕石是紅色和雪梨酒色,其次是藍色。但托帕顏色多數輻照過。
傾國傾城:帕拉伊巴碧璽 全世界最美麗的寶石
帕拉伊巴碧璽是碧璽家族最為名貴的一員,甚至正在成為全世界最昂貴的寶石。這一切都來自於她那無可取代的美麗色彩。
1988年末在巴西帕拉伊巴Salgadinho 的Mina da Batalha礦發現了一顆非常明亮的綠松石藍色的,重10.5克的碧璽。它的Cu和 Mn含量很高,明顯不同於其他的elbaite(鋰電氣石),以不同尋常地位出現於寶石世界。
隔年,即1989年,在圖桑珠寶展上,這些碧璽開始時的售價為每克拉100到200美元,一周內價格飛漲到每克拉2000美元,從而戲劇性地亮相於市場。
遺憾的是,最初開採這種碧璽的礦山幾年後停止了生產。許多對這種大的碧璽晶體感興趣並急於尋找新礦源的礦主,在距Mina daBatalha礦50公里遠的Rio Grande do Norte的 Parelhas發現了新產地。美麗的藍色碧璽曾再次進入市場。幾乎在同一時間發現了Mulungu 和Alto dos Quintos 礦場。但這些礦的總產量無法滿足市場的需求,且大部分的晶體尺寸都只有幾毫米。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