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此網誌

2025年5月6日 星期二

世界地球日,給你點「岩」色瞧瞧

  

摘自来源:四川在线 编辑:胡珍瑜 

以下文章若出現藍字乃本人註解。 

我叫地球,已經誕生46億年。

我和我的人類搭子,一起走過了250萬年。見證幾千年前,人類文明誕生。見證幾百年間,現代社會快速發展。

每年的4月22日是個特別日子,人類命名為「世界地球日」。每到這一天,人類都會停下腳步,重新檢視人與自然的關係,探索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命題。追溯往昔,人類文明的發展與延續離不開地球的方方面面,早在舊石器時代晚期,人們就嘗試碾碎礦物作畫,勾勒人與自然交融的圖景。

這些「地球顏色」從何而來?這個地球日,給你點「岩」色瞧。

白色


白色是容易在自然界中採集到的顏色,有很多岩石磨成粉末後都呈現白色。敦煌莫高窟使用的顏料種類十分豐富,白色顏料多達近二十種。

白色通常來自石膏、方解石、石英、高嶺土。方解石常見於沉積岩和變質岩,石英則廣泛分佈於岩漿岩、沉積岩和變質岩中。前段時間,一些市民熱衷於在野外挖「水晶」,所挖的實際上多為方解石或石英石。

細看一些壁畫,還有閃光效果,那多半是用了白雲母。這種礦物磨成細粉後會有珍珠般的光澤,在深邃的洞窟中,點亮光都能讓壁畫中的色彩像星空般閃爍。

黑色:


黑色礦物有磁鐵礦,在三大岩類中皆常見。

磁鐵礦。圖片來自湖南省地質博物館

不過壁畫常見的黑色是炭黑,是竹木等含碳材料在氧氣不足的條件下,經過不完全燃燒或受熱分解後形成的黑色粉末。

紅色


硃砂在中國使用是很廣泛的,朱門、硃牆、硃筆、近朱者赤,都是這種顏色。硃砂主要產於中國西南地區,常與輝銻礦、辰砂等礦物共生。在自然界中多以晶體形式存在,天然硃砂呈鮮紅色。

硃砂(辰砂),過去以產在辰州(今湖南沅陵等地)的品質最佳而得名。
圖片來自中國地質博物館

早在新石器時代的大地灣遺址(距今7800年—4800年)已使用硃砂,商朝時期其應用更加成熟。研究人員對秦兵馬俑顏料種類分析中,也發現了硃砂。在西元後,傳入中國境內的佛教壁畫也發現了硃砂的使用,但大部分時間紅色色彩還是以赤鐵礦為主。這是因為硃砂作為汞礦石開採成本高且資源稀缺,因此人們常用赤鐵礦替代。

赤鐵礦是一種廣泛分佈的礦物,產於不同成因類型的礦床和岩石中。換句話說,它們不僅很便宜,還容易找到。赤鐵礦的使用十分普遍,與含鐵礦物的富集有一定的關聯,所有的石窟壁畫中都使用了赤鐵礦。當大家有機會去一睹壁畫風采時,看到偏暗的紅色時,便可大膽猜測它們可能是用赤鐵礦畫的紅色哦。

赤鐵礦是自然界分佈極廣的鐵礦物,是重要的煉鐵原料,也可用作紅色顏料。
圖片來自中國地質博物館

綠色


約西元前3000年的古埃及,人們就開始開採孔雀石,用來創作壁畫,或是化眼妝,孔雀石做成的深綠色眼影在當時很流行。我國古代最常用的綠色礦物顏料有氯銅礦和孔雀石,石綠一般是指以孔雀石為主要礦物的綠色顏料。

孔雀石(石綠)產於銅礦的地表及近地表氧化帶,與赤銅礦、藍銅礦、銅藍、矽孔雀石等共生。氯銅礦是部分石窟壁畫中使用的綠色顏料之一,礦多形成於乾旱地區銅礦床氧化帶,常與孔雀石、藍銅礦共生。

矽孔雀石為一種次生的含銅礦物,主要產在含銅礦床的氧化帶中。
圖片來自中國地質博物館

藍色


藍色的礦物用作顏料的有青金石和藍銅礦,藍銅礦又稱為石青,在我國的使用遠早於壁畫傳播進入中國的時間,在秦始皇兵馬俑中也存在石青的使用。

青金石是在阿富汗巴達赫尚州開採的天然藍色礦物,透過貿易運送到了歐亞大陸各地。我國從漢代至隋朝以前的藍色顏料多來自青金石,其中兩晉時期特別盛行。青金石需從阿富汗經絲路輸入中原,長途運輸加劇了其稀缺性和昂貴性。

作為價格高昂青金石的「平替」,藍銅礦在唐代開始大量使用,有研究者認為藍銅礦的使用,與甘肅祁連山發現了藍銅礦有一定的關聯性。藍銅礦是含銅硫化物氧化後的次生礦物,常與孔雀石共同出現在銅礦床氧化帶中,顏色常呈現深藍色至淺藍色。

藍銅礦與孔雀石共生。
圖片來自湖南省地質博物館

黃色


雌黃是一種含砷硫化物礦物,自然界常與雄黃共生,多存在於火山噴射孔、低溫熱液脈及溫泉中。雌黃常用於塗改黃紙上的文字(古代紙張多染為防蛀黃色),故有「信口雌黃」之喻。

但雌黃作為礦物顏料使用在壁畫中很少見,這與含硫礦物的不穩定性有關。而目前我們在壁畫或繪畫中見到的黃色多為含鉛的氧化物,顏色接近橙色的為鉛丹,顏色接近淺黃的是密陀僧,它們都是在含鉛礦物富集的地區通過人工加工的方式合成的鉛的氧化物,除此之外,在這條“鉛”的生產線上還能製作出鉛白。

雌黃顏色呈檸檬黃色,雄黃常呈橘紅色。雌黃是雄黃的共生礦物,有「礦物鴛鴦」的說法。
圖片來自湖南省地質博物館

氧化後的含鉛礦物也不穩定,它們在一些條件下會與空氣中的水分子和氧氣反應後形成四氧化三鉛,也是在我們今天看到的壁畫中見到人物面部或背景變黑的主要「元兇」。

除此之外,壁畫中還有許多黃色是針鐵礦,在顏料中又被稱為:鐵黃、黃赭石、「黃鐵礦」等。當然,黃鐵礦在自然界中實際上另有其主,它們應該是另一種硫化鐵礦物。

這些來自大地的「岩」色,是地球饋贈給人類的瑰寶,每一抹顏料都凝結著億萬年地質變遷的密碼。從敦煌精湛的壁畫到秦俑絢麗的色彩,礦物顏料不僅勾勒出文明的輪廓,更訴說著人與自然相互依存的故事。

世界地球日,不僅是對這些珍貴自然寶藏的致敬,更是一次鄭重的提醒:當我們欣賞地球賦予的斑斕色彩時,也應守護好孕育這些色彩的山川大地。唯有以敬畏之心對待大自然,才能讓這些跨越時空的「岩」 色,繼續在人類文明的畫卷上閃耀。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