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此網誌

2024年11月5日 星期二

收藏! 38種玉石的中國國家標準及圖文鑑別詳解

摘自中國湖南國際礦物寶石博覽會 

以下文章若出現藍字乃本人註解。


根據GB/T16552 – 2010 國家珠寶玉石名稱標準定義:由自然界產出的,具有美觀、耐久、稀少性和工藝價值的礦物集合體,少數為非晶質體。

GB/T16553 – 2010 年國家珠寶玉石鑑定標準,修改並完善了2003版的鑑定標準,將32種玉石增加至38種。以下以圖文的形式,為大家詳細的介紹這38種玉石。

#01翡 翠


礦物(岩石)名稱:主要礦物為硬玉,可含角閃石、鈉長石、鉻鐵礦、鈉鉻輝石、透輝石、綠輝石、沸石等。

內部結構為晶質集合體,常呈纖維狀、粒狀或局部為柱狀的集合體。玻璃光澤至油脂光澤。摩氏硬度:6.5~7。密度:3.34(+0.06,-0.09)g/cm³。折射率:點測法常為1.66。兩組完全解理,集合體可見微小的解理面閃光,稱為「翠性」。

#02歐 泊


礦物(岩石)名稱:蛋白石。

內部結構為非晶質體。玻璃光澤至樹脂光澤。摩氏硬度:5~6。密度:2.15(+0.08,-0.90)g/cm³。折射率:通常1.42~1.43。特殊光學效應為變彩效應。

#03玉髓(瑪瑙)


礦物(岩石)名稱:玉髓。

內部結構為隱晶質集合體,呈緻密塊狀,也可呈球粒狀、放射狀或細微纖維狀集合體。油脂光澤至玻璃光澤。摩氏硬度:6.5~7。密度:2.60(+0.10,-0.05)g/cm³。折射率:點測法1.53或1.54。呈同心層狀和規則的條帶狀現像稱為瑪瑙。

#04木變石(虎睛石,鷹眼石)


礦物(岩石)名稱:主要礦物為石英。

內部結構為水晶體,常呈纖維狀結構,虎睛石可具波浪狀纖維結構,鷹眼石纖維清晰。拋光面:蠟狀光澤;斷口:玻璃至絲絹光澤。摩氏硬度:7。密度:2.64g/cm³~2.71g/cm³。折射率:點測法為1.53 或1.54。

#05石英岩(東陵石)


礦物(岩石)名稱:石英岩,主要礦物為石英,可含雲母類礦物及赤鐵礦、針鐵礦等。

內部結構為晶質集合體,粒狀結構。玻璃光澤至油脂光澤。摩氏硬度:7。密度:2.64g/cm³~2.71g/cm³。折射率:點測法常為1.54。特殊光學效應:東陵石具砂金效應。

#06蛇紋石(岫玉)


礦物(岩石)名稱:蛇紋石,主要礦物為蛇紋石。

內部結構為晶質集合體,常呈細粒葉片狀或纖維狀。蠟狀光澤至玻璃光澤。摩氏硬度:2.5~6。密度:2.57(+0.23,-0.13)g/cm³。折射率:1.560~1.570(+0.004,-0.070)。

#07獨山玉


礦物(岩石)名稱:主要組成礦物為斜長石(鈣長石)、黝簾石等。

內部結構為晶質集合體,常呈細粒緻密塊狀。玻璃光澤。摩氏硬度:6~7。密度:一般為2.90g/cm³。折射率:1.560~1.700。

#08查羅石


礦物(岩石)名稱:主要組成礦物為紫矽鹼鈣石,可含霓輝石、長石、矽鈦鈣鉀石等。

內部結構為晶質集合體,塊狀、纖維狀集合體。玻璃光澤至蠟狀光澤。摩氏硬度:5~6。密度:2.68(+0.10,-0.14)g/cm³,因成分不同而有變化。折射率:1.550~1.559(±0.002),隨成分不同而變化。

#09鈉長石玉


礦物(岩石)名稱:主要組成礦物為鈉長石。

內部結構為晶質集合體,放大纖維狀或粒狀結構。油脂光澤至玻璃光澤。具完全解理。摩氏硬度:6。密度:2.60g/cm³~2.63g/cm³。折射率:點測法常為1.52~1.53。

#10薔薇輝石


礦物(岩石)名稱:主要礦物為薔薇輝石及石英,及脈狀、點狀黑色氧化錳色斑。

內部結構為晶質集合體,常呈細粒塊狀集合體。玻璃光澤。莫氏硬度:5.5~6.5。密度:3.50(+0.26,-0.20)g/cm³,隨石英含量增加而降低。折射率:點測法常為1.73,因常含石英可低至1.54。

#11陽起石


礦物(岩石)名稱:主要礦物為陽起石。

內部結構為晶質集合體,常呈纖維狀晶質集合體。玻璃光澤。摩氏硬度:5~6。密度:3.00(+0.10,-0.05)g/cm³。折射率:點測法為1.63(±0.01)。

#12綠松石


礦物(岩石)名稱:綠松石。

內部結構為通常呈塊狀或皮殼狀隱晶質集合體。蠟狀光澤至玻璃光澤。摩氏硬度:5~6。密度:2.76(+0.14,-0.36)g/cm³。折射率:點測法通常為1.61。

#13青金石


礦物(岩石)名稱:主要礦物為青金石、方鈉石及藍方石,次要礦物有方解石、黃鐵礦,有時含透輝石、雲母、角閃石等礦物。

內部結構為晶質集合體,常呈粒狀結構,塊狀構造粒狀結構,常含有方解石、黃鐵礦等。拋光面呈玻璃光澤至蠟狀光澤。摩氏硬度:5~6。密度:2.75(±0.25)g/cm³。折射率:平均1.50左右,有時因含方解石,可達1.67。

#14孔雀石


礦物(岩石)名稱:孔雀石。

內部結構為水晶體,常呈纖維狀集合體,可見皮殼狀結構條紋狀、同心圓環狀結構。絲絹光澤至玻璃光澤。莫氏硬度:3.5~4。密度:3.95(+0.15,-0.70)g/cm³。

#15矽孔雀石


礦物(岩石)名稱:矽孔雀石。

內部結構為隱晶質或膠狀集合體,呈鐘乳狀、皮殼狀、土狀,常作致色劑存在於玉髓。蠟狀光澤,具陶瓷狀外觀,玻璃光澤,土狀者呈土狀光澤。摩氏硬度:2~4,有時可達6左右。折射率:點測法1.50左右。

#16葡萄石


礦物(岩石)名稱:葡萄石。

內部結構為水晶體,常呈板狀、片狀、葡萄狀、腎狀、放射狀或塊狀集合體,放大可見纖維狀結構,放射狀排列。玻璃光澤。摩氏硬度:6~6.5。密度:2.80g/cm³~2.95g/cm³。折射率:1.616~1.649(+0.016,-0.031),點測常為1.63。

#17大理石




礦物(岩石)名稱:主要礦物為方解石,可有白雲石、菱鎂礦、蛇紋石、綠泥石等礦物。

內部結構為晶質集合體,放大檢查為粒狀結構,可見三組解理發育;或片狀(板狀)結構;或纖維狀結構。玻璃光澤至油脂光澤。摩氏硬度:3。密度:2.70(±0.05)g/cm³。折射率:1.486~1.658。特殊性質:遇鹽酸起泡。

#18菱鋅礦


礦物(岩石)名稱:菱鋅礦。

內部結構為晶質體或晶質集合體。玻璃光澤至亞玻璃光澤。摩氏硬度:4~5。密度:4.30(+0.15)g/cm³。折射率:1.621~1.849。特殊性質:遇鹽酸起泡。

#19菱錳礦


礦物(岩石)名稱:主要礦物為菱錳礦。

內部結構晶質體或晶質集合體,放大檢查可見條帶狀,層紋狀構造。玻璃光澤至亞玻璃光澤。摩氏硬度:3~5。密度:3.60(+0.10,-0.15)g/cm³。折射率:1.597~1.817(±0.003)。特殊光學效應:遇鹽酸起泡。

#20白雲石


礦物(岩石)名稱:白雲石。

內部架構為晶質體或晶質集合體。玻璃光澤至珍珠光澤。摩氏硬度:3~4。密度:2.86g/cm³~3.20g/cm³。折射率:1.505~1.743。特殊性質:遇鹽酸起泡。

#21螢 石


礦物(岩石)名稱:螢石。

放大檢查常見色帶,兩相或三相包體,可見解理呈三角形發育。常見顏色:綠、藍、棕、黃、粉、紫、無色等。玻璃光澤至亞玻璃光澤。摩氏硬度:4。密度:3.18(+0.07,-0.18)g/cm³。紫外線螢光:隨不同品種而異,一般具很強螢光,可具磷光。

#22水鈣鋁榴石


礦物(岩石)名稱:水鈣鋁榴石,可與符山石共生。

放大檢查常見黑色點狀包。拋光面:玻璃光澤;斷口:油脂光澤至玻璃光澤。摩氏硬度:7。密 度:3.47(+0.08,-0.32)g/cm³。折射率:1.720(+0.010,-0.050)。

#23滑 石


礦物(岩石)名稱:滑石。

放大檢查常含有脈狀、斑塊狀摻雜物,手感滑潤。蠟狀光澤至油脂光澤。摩氏硬度:1~3。密 度:2.75(+0.05,-0.55)g/cm³。折射率:1.540~1.590(+0.010,-0.002)。

#24矽硼鈣石


礦物(岩石)名稱:矽硼鈣石。

放大檢查:雙折射線,氣液包體。玻璃光澤。氏硬度:5~6。密度:2.95(±0.05)g/cm³。折射率:1.626~1.670(-0.004)。

#25羥矽硼鈣石


礦物(岩石)名稱:羥矽硼鈣石,又稱軟硼鈣石。

內部結構為晶質集合體,常呈塊狀集合體。玻璃光澤。摩氏硬度:3~4。密度:2.58(-0.13)g/cm³。折射率:點測法通常為1.59。

#26方鈉石


礦物(岩石)名稱:主要組成礦物為方鈉石。

內部結構為晶質體或晶質集合體,放大檢查常見白色脈。玻璃光澤至油脂光澤。摩氏硬度:5~6。密度:2.25(+0.15,-0.10)g/cm³。折射率:1.483(±0.004)。特殊性質:遇鹽酸侵蝕。

#27赤鐵礦


礦物(岩石)名稱:赤鐵礦。

內部結構為晶質集合體,常為塊狀、粒狀、放射狀集合體。金屬光澤。鋸齒狀斷口,斷口光澤較弱。摩氏硬度:5~6。密度:5.20(+0.08,-0.25)g/cm³。折射率:2.940~3.220(-0.070)。條痕及斷口表面通常呈紅褐色。

#28天然玻璃(玻璃隕石,火山玻璃)


礦物(岩石)名稱:玻璃隕石,火山玻璃(黑曜岩,玄武玻璃)。放大檢查為圓形和拉長的氣泡,流動構造,黑耀岩中常見晶體包體,似針體包體。玻璃光澤。摩氏硬度:5~6。折射率:1.490(+0.020,-0.010)。

#29雞血石


礦物(岩石)名稱:主要礦物為:辰砂、地開石、高嶺石、葉蠟石。

內部結構晶質集合體,緻密塊狀,放大檢驗:「血」呈微細粒或細粒狀,成片或零星分佈於「地」。土狀光澤,蠟狀光澤至玻璃光澤。摩氏硬度:2~3。密度:2.53g/cm³ ~2.68 g/cm³平均為2.61 g/cm³。折射率:「地」約1.56(點測法)。

#30壽山石(田黃)圖片


礦物(岩石)名稱:主要礦物為:迪開石、高嶺石、珍珠陶土、伊利石、葉蠟石等。

放大檢查為緻密塊狀構造,隱晶質至細粒狀呈顯微鱗片狀結構,其中田黃或某些水坑石常具特殊的“蘿蔔紋”狀條紋構造。土狀光澤,拋光面呈蠟狀光澤或油脂光澤。具貝殼狀斷口。摩氏硬度:2~3。密度:2.5g/cm³~2.7 g/cm³。折射率:1.56(點測法)。

注:迪開石、地開石是同一種礦物。

#31青田石


礦物(岩石)名稱:主要礦物為迪開石、高嶺石、葉蠟石等。

內部結構為晶質集合體,緻密塊狀,放大檢查為緻密塊狀,可含藍色、白色等斑點。玻璃光澤,塊狀呈油脂光澤。摩氏硬度:1~1.5。密度:2.65g/cm³ ~2.90 g/cm³。折射率:1.53~1.60。

#32水鎂石


礦物(岩石)名稱:水鎂石。

內部結構為晶質集合體,常呈片狀或板狀集合體。玻璃光澤,解理面上顯珍珠光澤。摩氏硬度:2~3。密度:2.38g/cm³~3.40 g/cm³。折射率:1.57。

#33蘇紀石


礦物(岩石)名稱:矽鐵鋰鈉石。

內部結構為晶質集合體。臘狀光澤至玻璃光澤。莫氏硬度:5.5~6.5。密度:2.74(±0.5)g/cm³ 。折射率:1.61(點測)。

#34異極礦


礦物(岩石)名稱:異極礦。

內部結構多為單斜晶系。玻璃光澤,解理面上顯珍珠光澤。摩氏硬度:4~5。密度:3.40g/cm³~3.50 g/cm³。折射率:1.614~1.636。

#35雲 母


礦物(岩石)名稱:雲母。

內部結構為晶質體或晶質集合體。玻璃光澤,解理面上顯珍珠光澤。摩氏硬度:2~3。密度:2.2g/cm³ ~3.4 g/cm³。折射率:1.54~1.61。

#36針鈉鈣石


礦物(岩石)名稱:針鈉鈣石。

內部結構為晶質體或水晶體,常呈緻密的針狀或纖維狀結構。玻璃光澤,或絲絹光澤。摩氏硬度:4~4.5。密度:2.89(+0.09,-0.07)g/cm³ 。折射率:1.60(點測)。

#37綠土石


礦物(岩石)名稱:綠泥石。

內部結構為晶質體或晶質集合體。玻璃光澤,解理面上顯珍珠光澤。摩氏硬度:2~3。密度:2.6g/cm³~3.4 g/cm³。折射率:1.57。

#038軟 玉(和田玉)


礦物(岩石)名稱:透閃石和陽起石組成,以透閃石為主。

內部結構為晶質集合體,常呈纖維狀集合體。玻璃光澤至油脂光澤。摩氏硬度:6~6.5。密 度:2.95(+0.15,-0.05)g/cm³。折射率:點測法為1.60~1.61。最具代表性的軟玉為和田玉。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