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文章若出現藍字乃本人註解。
礦晶世界是一個充滿神秘和奇蹟的領域,蘊藏著地球深處的奧妙。在這個令人著迷的領域裡,「礦物的同質多像體」是一個相當有趣的話題,它展現了自然界多樣性和創造力的奇妙之處。
礦物的同質多像體,指在相同物理環境條件下,化學成分相同而晶體結構不同的晶體。換句話說,就是礦物的化學成分相同,但是原子排列方式不同便可以呈現出不同形態,這種改變既可以表現在物理性質上(如晶體形狀),也可以發生在化學性質上(如晶體顏色)。好比世界各地的人們,雖然膚色、樣貌有所區別,但同屬於人類範疇。
同種物質的每一種變體都是一個獨立的相,在礦物學中就是獨立的礦物種類,可賦予不同的名稱。如Al2SiO5會經過不同的壓力和溫度條件,成為「紅柱石」、「藍晶石」和「夕線石」三種變體,與「橘生淮南則為橘,生於淮北則為枳」有異曲同工之妙。一種物質的各個變體,依其數目的不同而可稱為同質二像、同質三像等,或一般地泛稱為同質多像。已知同質多像數目最多的物質是石英(SiO2),多達八種。
同質多像體廣泛存在於我們的生活之中,如學生時代就被津津樂道的碳,其兩種變體-鑽石和石墨,就是最具代表性的實例。
上面提到的石英的同質多像體,既可以是透明的水晶,也可以是不常見的斯石英、柯石英、方石英和磷石英等等。這些都是由二氧化矽組成,但它們的晶體結構不同,導致了它們外觀的差異。
再如閃鋅礦和纖鋅礦,兩者都是硫化鋅(ZnS)的同質多像體,但它們的結構卻截然不同。閃鋅礦的晶體屬於立方晶系,而纖鋅礦則屬於六方晶系。這兩種礦物都以其獨特的外觀和性質而聞名。
同質多像體的形成與外在條件密切相關,因此同質多像體的研究有助於確定晶體形成時的物理化學條件及所經歷的變化。如SiO2等物質的同質多像,被廣泛用作地質溫度計和地質壓力計。又如HgS的兩種變體辰砂和黑辰砂,分別形成於鹼性和酸性介質中,它們的存在可說明成礦介質的酸鹼性。
在能源儲存領域,同質多像體的應用也較為常見,例如鋰離子電池和燃料電池的研究中,同質多像晶體的探索對於提高電池的能量密度、充放電速度和循環壽命非常重要。透過調控晶體結構,科學家可以改善電池的性能,推動再生能源和便攜式電子設備的發展。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